高雅自然·形神兼备—浅析著名画家魏斗的意境之美
在中华文明史上,书画是最为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,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,缔造了书画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成熟的艺术体系,体现出创作者的精神境界、思想感悟。花鸟画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,而且富有诗意,一幅精美的画作之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,除了源于风景秀丽的自然美景,艺术家要有匠心独运的构思,高超艺术技法的运用,经过笔墨色彩的渲染,使气韵生动的自然美景跃然纸上。在众多逐渐鹊起的书画名家之中、魏斗先生是当代书画界中具有博学多识、德艺双馨的艺术家,在花鸟画创作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和价值取向,其笔下的作品与诗意融合在一起,达到了一种美妙高深的艺术境界。
魏斗:男,汉族,1960年生于四川省青川县。受家庭熏陶,自幼学习书画艺术,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。作品以写意花鸟为主,兼擅长山水画,所画的“风雨竹”系列作品因其独创技法,深受专家及收藏者喜爱。作品《雨后》参加“2000年韩国济州国际美术交流大展”荣获国际金奖。出版《怎样画风雨竹》技法丛书和《魏斗国画集》等。中央电视台、北京电视台等十余家电视台、网站及百余家报刊杂志报道宣传魏斗艺术成就。现为北京正德书画院执行院长、中央书画院院士、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美术研究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、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、北京魏徵书画院院长等。
《秋韵图》(68㎝x138㎝)
中国画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所表达的美学观点及深厚的文化内涵。通过笔墨色彩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观意象,因而要求画家具备扎实的笔墨功夫和深厚的文学修养、丰富的生活阅历。魏斗先生是集学问、学术、学养于一身,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、诗情与画意融会贯通的艺术家。在几十年艺术创作过程中,以传统为根、自然为师、融古汇今;凭借坚实的创作功底与立意深刻的创作思维,融情感于笔端,倾情于笔墨,画意深远、独具一格。魏斗先生早年受教于著名旅美书画大师陈雄立先生学习国画,后又得到著名画家娄师白、张世简、孙菊生、卓然等老师指导和传授,又从历代传统名家当中汲取艺术滋养,成功的赋予了花鸟画极其丰富内涵及现代审美情趣。魏斗先生的画作层次丰富,空灵精妙而意境高远,用抒情的意趣和美学修养,让意境、灵境、心境、神韵融于一体。其艺术手法所表达的丰富细节与视觉效果,静中有动地再现了绮丽天成的自然之象。把内心世界转化为可见的形态,达到一种更高层面的精神升华,这种艺术情感所表现的形象,不是凭空虚造,而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深刻体察基础上的艺术语言,能让人产生强烈的意识回响和心灵共鸣。不论是花、鸟、叶、竹或是应景都可以看出,魏斗先生的笔墨变化之灵巧,形式丰富多彩,利用线条的表现及笔墨的运用,把传统的感悟与真情的流露自然的结合起来,让欣赏者捉取到一种大气、深沉的意境美。创作出艺术之美的同时,把视野中的自然之美转换成内心世界充满诗意的灵动画面,呈现出很强的文化内涵及风韵儒雅的抒情特征,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。
《鹤鸣九皋》(68㎝x68㎝)
写意画以其笔墨的自由度、和客观物态的意象表现着深厚文化底蕴。传统艺术要求有极高的艺术技巧,观者在欣赏过程中,可以品味创作者的笔墨技巧以及倾注在画中的精神感悟,来获得审美的愉悦和境界的超越。因此对笔墨自身所包含的技、艺、道有着很高的要求。魏斗先生的画中自然与写意相互统一,意境高远,意在营造一种充满自然、古意的情调和气氛。强调笔墨气韵,与虚实相生的留白处呼应开合,墨色处呈现出由浓到淡的自然变化,皆成妙境。使得风骨、超逸之气就成为他作品中所要表达与弘扬的精神主体。用笔墨的语言体现个人情感精神,挥洒而不失法度,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,形成独树一帜的个人艺术风貌。从他不同的作品中可以看出,他所追求的意出天然,笔动生趣的意蕴;使画面既充实又不失空灵,既厚重又不失生动,形成极具水墨写意精神、意蕴深厚的笔墨语言。
风雨竹是魏斗先生心灵情感的迸发,是感知自然的心得。魏斗先生画风雨竹,确实达到了精妙入神的境界。“竹子”,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,与其它绘画有别的是,风雨竹的表现在画中较为难以表达。画风雨竹要画出风吹的神态,要表现出竹子自由自在、随风摇曳,显示出生命的活力。因而要求画家具备扎实纯熟的笔法和细腻的绘画技巧。魏斗先生笔下的风雨竹,竹叶随风,摇荡不止,而竹竿挺直不屈,将竹子受风飞舞之态刻画出来,有力地表现了疾风的狂肆,显示竹的坚强气质,不但在描绘技法上显得“因难见巧”,而且呈现出竹子不畏强风的精神,枝叶坚贞不屈的力量。下笔如风驰雨骤,正像是抒发画家胸中的逸气,以意赋形,情境交融,并含有清丽纵逸的情意,得宋元墨竹的意态而自具新意。魏斗先生的风雨竹作品不但倾情于眼观,并且撼动于心灵,引人向上,再加布局巧妙地注入了一种感人的空间意象,将感情自然融化于画作之中。这不但烘托了浓郁的意蕴,而且也突出了画面鲜亮雅妍的格调,从而创造出一种前无古人的独特画境。
《春夏秋冬.墨竹风韵》(68㎝x138㎝)
魏斗先生以较大的精力汲取传统历代名家的艺术精髓,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为目标。以技入道,努力变革求新。他深入现实生活,不断追逐新的体验、新的认识,不断开阔艺术视野、丰富艺术思想、锤炼艺术功力。无论在画面的气势营造,还是笔墨的经营,无不是心于物的交融!利用当代的审美视觉,从内而外的表达修为观念,将中国画的意境、神韵、色调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可以说,魏斗先生的绘画作品中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,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。作品既继承传统,又彰显时代特征,洒脱奔放,彰显出跳动的时代脉搏,释放着自我、自由的艺术家情怀。
作为一个关注现实、关注历史、关注社会的艺术家,魏斗先生具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社会责任感。这种社会责任感促使他在题材的选择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性,他用作品来思考,思考自己对社会、对民族、乃至对人本身的责任;他用作品来阐释,阐释自己对历史、对现在、乃至对未来的理解。魏斗先生用自己的不同绘画语言,表达着对现代文化、对社会的意义。这些直观形象的书画叙述方式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极强的吸引力;从而诱使他们从画面引发出去,去思考社会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涵义。现代中国书画笔墨只有在尊重中国书画艺术本质的前提下,才可以谈到继承、发展与变革。把传统的笔墨语言投射到现在的层面,使之具有现代性,以中国画写意语言形式充分地表现现代意识和精神内容,使形式和内容在更高的基础上达到统一,而这些在魏斗先生的书画作品中都体现了出来。
《清凉世界》(68㎝x138㎝)
《潇湘风雨》(68㎝x138㎝)
《清气满乾坤》(68㎝x138㎝)
《硕果累累》(68㎝x138㎝)
《欢乐谷之春》(96㎝x96㎝)
《明月积雪图》(68㎝x68㎝)
《竹报平安节节高》(176㎝x68㎝)
《和谐盛世》(36今㎝x145㎝)丈二巨幅
《荷塘清趣》(105㎝x68㎝)
《京西赏荷图》(105㎝x68㎝)